復古未來主義與現在
隨著 AI 時代的到來,視覺空間出現了復古未來主義。從《生活割離術》中的詭異辦公室,On 品牌充滿活力的《Zone Dreamers》廣告企劃,1以至最近經典汽車重新上市的新復古魅力2,我們越來越多從過往時代尋找靈感。Getty Images 的 VisualGPS 顯示,全球有一半的消費者對未來感到焦慮,而這推動了懷舊營銷。復古未來主義的崛起,訴說人們如何借鏡前幾代人應對科技顛覆的經驗。
什麼是復古未來主義?
復古未來主義連繫過去與未來的橋樑。如果未來主義預測未來,復古未來主義就是昨日的明天。復古未來主義也是對 20 世紀中期創新、夢想和抱負的強烈視覺提醒:飛天汽車、太空殖民地,以及迷人卻有點笨拙的機械人。但今天為何會吸引我們的目光?
為甚麼是現在呢?
其中一個答案是懷舊營銷的持久力。社會經濟危機總能激發創作者及營銷人員擁抱過去的慰藉。3這幾年的超級碗廣告主要由懷舊感覺所主導4,當中發掘我們對舒適和親切感的心理需求,面對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尤其如此。毫無疑問地,我們當下見證的 AI 進步可能是所見過最具顛覆性的。
當我們探索 AI 引領未來的未知領域時,復古未來主義帶來視覺上熟悉的畫面。此外,當中強調質感及實體性,而非純數碼美學,與過往科技視覺風格截然不同。Getty Images 的 VisualGPS 研究指出,過去(直至現在)的科技視覺內容常常反映數碼生活:筆直線條、簡約形狀、冷調藍光,以及程式碼與伺服器機房的抽象描繪。疫情促使數碼科技及行為迸發,推動視覺內容轉向令人沉醉的暖色(例如粉紅及紫色),並融入 80 和 90 年代復古電玩元素。
最終,復古未來主義的興起反映我們與科技的關係——既抱有希望,同時心存畏懼。隨著 AI 崛起,我們回望工業時代、原子時代及太空競賽,觀察人們如何應對變革和顛覆變化,並以這些里程碑迎接新科技未來。這關乎了解為何過往某些元素至今仍能引起共鳴。5
消費者尋求穩定,這點在我們最新的 VisualGPS 研究中獲得證實。當被問及引人入勝的科技視覺內容時,「安全感」在全球最受歡迎。即使部分國家有其他偏好(例如美國、英國、德國選擇「親切」、日本選擇「有趣」、法國選擇「安心」、阿聯酋選擇「賦權」),這些需求仍指向對舒適及安全感的共同渴望。VisualGPS 顯示,科技圖像中最吸引消費者的色彩是鮮明大膽的色調,其吸引力普遍勝於中性、含蓄或柔和的色彩。
接下來怎樣呢?
復古未來主義的吸引力在於樂觀、活力和無限可能。運用鮮明溫暖色調;類比介面的模糊或粒狀質感,提醒我們未來應聚焦於想像力、創造力、有意義的創新及無盡可能,而非冷冰冰的數據準確性及優化。想想滿載飽和色彩的類比調色板。想像一下柔和暖色配搭刻意對比的明亮色彩,例如電藍色、亮粉紅色、濃郁紫色、鮮艷紅色。
為了連繫面對科技快速變遷的受眾,復古未來主義不僅帶來慰藉,還傳達可能性,呼應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。
所有文章標籤
來源
[1] On/Zone Dreamers
[2] Hagerty
[3] The Dieline
[4] The Drum
[5] AdAge